大湾区影视学院组建于2024年7月12日。
学院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借助独特区位优势,紧扣国家发展新需求,紧跟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积极打造特色、优势专业集群,整合多方资源培养能够胜任影视相关专业领域工作的应用型艺术人才,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影视学院。
学院下设摄影、戏剧影视文学与导演、影视摄影与制作、录音艺术、电影学、表演与舞蹈表演等教研室,以及广传视听研究院、湾区国际微短剧发展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影像传播研究中心等科研创作机构。
学院设有摄影(2016年设立)、戏剧影视导演(2018年设立)、表演(2021年设立,含戏剧影视表演、新媒体表演、时尚表演与传播和音乐舞台表演方向)、影视摄影与制作(2022年设立)、戏剧影视文学(2023年设立)、电影学(2024年设立)、录音艺术(2024年设立)、舞蹈表演(2024年设立)等8个本科专业。
学院设有融媒体演播厅、影视摄影棚、图片摄影实训室、影视灯光实验室、影视后期制作机房、数字录音棚、全媒体语音实验室、化妆实训室、化妆造型实验室、形体训练室等实验室20余个。学院是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的数媒艺术创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学院与湾区国际创作者生态园区、中影集团、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羊城晚报集团、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人民艺术剧院、字节跳动等国内外近百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共建实习、就业基地。
学院与境外40余所知名院校合作开展本硕直通车项目。
学院拥有大金峰讲堂、献给流溪河的歌、赤草塘剧场、北回归线电影节、街口印象、我的锦洞等多个品牌活动。
院内师生共参与创作院线电影1部、纪录片2部,创作微电影、微短剧3000余部(集)。由庚钟银院长担任总监制的院线电影《一撞飞天》荣获2024金童象儿童电影周“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年度优秀影片”称号。非遗题材纪录片《流溪纸》《行花街 转大运》探索了非遗影像数智传承的创新路径,引发较大社会反响。院内师生参与近百部微电影、微短剧、AIGC创意作品入围国家及省级各类比赛并获奖。
学院拥有95名专职教师,其中,正高级职称者8位、副高级职称者9位;拥有博士学位教师12位,在读博士教师11位。拥有专职党务人员1名、辅导员17名,专职行政人员1名、教务员3名。
截至目前,学院在校生共计3059名,其中表演专业409名、电影学专业49名、录音艺术专业52名、摄影专业1051名、舞蹈表演专业127名、戏剧影视导演专业755名、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5名、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591名。
近三年,学院师生在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大学生艺术节、中国国际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平遥国际摄影节、大理国际影会、中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中获奖数百项。
未来,学院拟增设音乐剧专业,拟在电影学专业下设无人机航拍方向、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下设纪录片创作方向、摄影与影视制作专业下设数智影视制作方向、摄影专业下设摄影与当代艺术方向进行招生。